深耕基础教学,精进授课技艺——环境设计教研室开展段禹农教授课堂观摩活动-喀什大学设计学院

深耕基础教学,精进授课技艺——环境设计教研室开展段禹农教授课堂观摩活动

发布日期:2025-10-11    浏览次数:

20251011日,环境设计教研室组织部分教师开展课堂教学观摩活动,专题听取四川大学艺术学院段禹农教授主讲的《设计基础1》课程,旨在汲取资深教授的教学智慧,精进青年教师的授课技艺,夯实专业基础课程教学质量。

名师课堂: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

作为深耕环境艺术教育三十余载的资深学者,段禹农教授兼具扎实的学术功底与丰富的教学经验——其不仅拥有俄罗斯国立师范大学博士学位及列宾美术学院访学经历,更曾斩获“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”“四川大学卓越教学奖”等多项教学殊荣。此次《设计基础1》课堂上,他紧扣课程核心目标,将设计素描的结构训练与创意表达有机结合,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教学范式。

课堂教学中,段教授以“构想素描”为切入点,结合汶川地震等人类事件为案例,直观阐释如何将自然形态提炼为设计语言。在素描训练环节,他突破传统教学模式,引入“案例解构—实景观察—创意重构”三步法,引导学生从基础形态中提取、重构空间结构。这种“理论讲解—案例剖析—实践辅导”的递进式教学,既贴合《设计基础1》作为专业必修基础课的定位,又精准对接环境设计专业所需的创意思维与造型能力培养需求。

观摩学习:聚焦技巧与理念的双重提升

听课过程中,环境设计教研室教师重点围绕三大维度展开学习:在教学内容设计上,关注段教授如何将《设计素描》课程模块与环境设计后续的《构成基础》《景观设计》等课程形成衔接,构建系统化的基础教学体系;在教学方法创新上,记录其如何运用“一对一作品辅导”等方式破解基础课中“创意培养难”的痛点;在育人理念传递上,深入体会其如何通过汶川地震纪念碑设计等公益项目案例,将“工匠精神”与“社会责任”融入专业教学。

教研延伸:推动基础教学质量提质增效

此次课堂观摩活动是环境设计教研室深化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。近年来,教研室始终以“夯实基础教学、培育创新能力”为目标,而段禹农教授在教学中展现的“学科融合思维”“案例教学法”与“个性化辅导模式”,为教师队伍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范式。后续,教研室将围绕此次学习成果开展三项工作:一是整理形成《设计基础1》教学技巧手册,供教师深入学习;二是开展教师教学自省,参照观摩效果,自省自查自改;三是建立跨校教学交流机制,持续对接四川大学环境艺术研究所的优质教学资源。

此次观摩活动不仅实现了授课技巧的精准学习,更搭建了优质教学经验的共享桥梁。未来,环境设计教研室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,进一步强化基础课程教学改革,为培养兼具专业素养与创新能力的环境设计人才筑牢根基。

 

图片:郝勇

编辑:马星硕

初审:刘国华

复审:杨玉柱

终审:戴海涛